四是汽车行业利润由降转升。
前6个月,山西焦煤集团原煤产量同比减少647万吨,降幅12.4%。加快晋北、晋中、晋东三大国家级煤电外送基地建设,多措并举、攻坚克难,加大电能替代,促进电力消纳,以电力供给的安全、可靠、高效、清洁、廉价、便捷,为全省经济稳步向好、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钢铁方面,有关市和企业与省政府签订煤炭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目标责任书,一致表示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、省政府工作要求上来,不打折扣、不讲条件,坚决如期优质完成目标任务,确保今年82万吨炼铁产能按时压减完成。32个实施细则通过依法淘汰关闭一批煤矿、重组整合一批煤矿、减量置换退出一批煤矿,进一步细化严控产能、严控增量。9月,山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二次会议,审议并原则通过了《山西省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》。电力方面,山西省发挥煤电基地优势,统筹电力供给侧和需求侧,把电力产业发展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到系统优化、提质增效上来,大力推进技术创新,淘汰落后产能,发电、输配电、用电三个方面共同努力,降低供电成本,提升山西省电力竞争力。前7个月,阳煤集团原煤产量同比减少560万吨,降幅达13.85%。
煤炭企业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生产制度,对未履行核准手续擅自组织生产建设的16座煤矿采取停产停建措施,对国有重点煤炭集团所属的207座重组整合矿井进行停产停建整顿,保证了依法合规生产。连续出台煤炭、钢铁、电力三个改革实施方案上半年煤炭减产6881万吨,下降14.9%,比全国多5.2个百分点4月,山西省出台《山西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》。自2014年9月我委陆续推出11大类重大工程包以来,截至2016年6月底,已累计完成投资61917亿元,比5月底增加2418亿元。
14个专项已全部开工,累计完成投资6093亿元,比5月底增加77亿元。五、交通运输重大工程已开工48个专项、405个项目,比5月底增加2个项目。九、城市轨道交通重大工程。
已开工155个项目,累计完成投资14035亿元,比5月底增加513亿元。一、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工程。
十、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。15个专项已全部开工,累计完成投资3484亿元,比5月底增加223亿元。三、清洁能源重大工程。累计完成投资1890亿元,比5月底增加40亿元。
6个专项全部开工,累计完成投资451亿元,比5月底增加36亿元。二、生态环保重大工程。已开工2个专项、45个项目,累计完成投资3290亿元,比5月底增加101亿元。已开工37个项目,累计完成投资7678亿元,比5月底增加326亿元。
6个专项全部开工,累计完成投资84亿元,比5月底增加10亿元。自2014年9月我委陆续推出11大类重大工程包以来,截至2016年6月底,已累计完成投资61917亿元,比5月底增加2418亿元。
已开工4个专项、60个项目,累计完成投资18413亿元,比5月底增加869亿元。七、能源矿产资源保障重大工程。
已开工43个项目,累计完成投资611亿元,比5月底增加127亿元。累计完成投资5888亿元,比5月底增加96亿元。四、粮食水利重大工程。十一、新兴产业重大工程。14个专项已全部开工,累计完成投资6093亿元,比5月底增加77亿元。五、交通运输重大工程。
八、现代物流重大工程。六、健康养老服务重大工程
同时,结合东北地区经济运行情况,加强政策预研储备,研究出台更有针对性、更有力的政策措施,支持和推动东北地区通过改革开放重振雄风。关于重大项目,《实施方案》提出了拟于2016-2018年开工建设的对东北振兴有全局性重要影响的,能够有效补短板和培育新动能的重大项目,共127项,其中2016年62项,2017年33项,2018年32项,主要涉及交通(含铁路、高速公路、机场、轨道交通)、能源、水利、工业、农业、城乡建设等多个领域。
在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方面,明确了在推进传统产业改造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工作任务,包括推动在东北地区开展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工作,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技术装备首台(套)示范项目,组织实施东北地区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三年行动,建设若干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示范园区等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,经国务院同意,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《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(2016-2018年)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。
在着力鼓励创新创业方面,明确了吸引留住人才、完善区域创新环境等领域的工作任务,包括组织实施东北振兴重大创新工程,制定实施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总体方案,推进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。下一步,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的战略部署,承担好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,会同有关部门抓好《实施方案》的实施。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,明确了在鼓励就业创业、加快重大民生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具体工作任务,包括全面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,继续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,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支持力度等。如在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方面,明确了加快完善政府管理体制、深化国企改革,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领域工作任务,包括制定和组织实施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方案,在东北地区改组组建一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,在部分转制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和分工激励工作等。
《实施方案》紧紧围绕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》(中发〔2016〕7号)和《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》(国发〔2014〕28号),按照统筹推进、突出重点、远近结合、滚动实施的原则,就有关部门、有关地方做好2016-2018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,并明确了各项任务的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间。关于重点工作,《实施方案》重点围绕着力完善体制机制、着力推进结构调整、着力鼓励创新创业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四大核心任务,分年度明确了137项重点工作,其中2016年85项,2017年36项,2018年16项,这些工作主要是对中发〔2016〕7号和国发〔2014〕28号文件的进一步深化、实化、细化和具体化
针对各界普遍关注中国企业的税负问题,此次方案提出合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。降低劳动力自由流动成本,加快形成统一开放、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。
完善土地供应制度,降低企业用地成本。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来降低企业维权成本。
坚决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,坚决杜绝乱罚款、以罚代管等行为等。此外,方案建立了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。深化放管服改革,为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。具体包括税费负担合理降低,融资成本有效降低,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,人工成本上涨得到合理控制,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和物流成本较大幅度降低。
不仅如此,方案除了从外部为实体企业降低成本,还鼓励引导企业内部挖潜,通过管理创新和精益生产,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降低成本。包括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,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。
在具体举措的落实上,方案将各个任务分解到不同的部委,每条措施由什么部门牵头,有哪些部门参与,很明确清晰。完善证券交易所市场股权融资功能,规范新三板发展,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。
为了落实降成本工作,方案还提出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,包括推进体制机制改革,支持创新活动,发挥互联网+作用,利用两个市场,降低监管成本和改善公共服务等等。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,减少资金占用。